樓梯的臺階是有個公式的,兩個踢面+一個踏面是60公分左右(嚴格來說大概是b+h=450或者b+2h=600~620),應該是成年人邁步子的時候一個既不娘也不扯的比較舒服的一個經驗值吧。所以,踢面增加,踏面就會縮小,讓樓梯更陡。
簡單來說,是空間緊張時做陡,舒適度或者安全性起見做緩。
跟收縮樓梯小編說的緊張感、提高注意力應該并無關系。
陡的樓梯比較節省平面面積。建筑里面,基底面積一定,樓梯這樣的使用頻率不高的垂直交通空間,面積適當多讓一些給別的功能用比較好。上一樣的高度,踢面高度高了,踏面數量就可以減少。而且按照上述的公式,踏面不止是少了,進深或說面積還會變小。比如私人住宅的樓梯,極限值應該可以做到200的踢面220的踏面。收縮樓梯小編以船艙舉例,這事的原因就在于對一艘船來說面積很珍貴,而且船上的樓梯并不需要快速通過大量人流。
假如是為了節省面積而做陡,那肯定不止是做陡了,還做窄了。于是節省面積的結果就是樓梯爬起來吃力一些,體驗緊張一些,也比較不安全,人多的時候走起來也比較慢。
樓梯設計的人性化評判準則有哪些?
順帶來說,爬山的階梯做得陡,我個人認為應該是為了順應地形方便建設而適當做陡。不是出于舒適度或面積的考慮的。所謂每18步要有一個休息平臺也經常做不到。這種事呢,有點像是,人家能開出一條路讓不能走的地方能走了,已經不錯了,其它要求就將就一些吧。
室外臺階,尤其人流量大、對安全要求更高、而面積也比較寬裕的室外臺階,要盡量做緩一些,既安全也舒服,常用的是100的踢面400的踏面。
順帶來說,這個臺階這么寬,按照規范應該加好些欄桿才對的。
臺階做緩也是有個度的,比如我就不喜歡下圖這種設計。建筑內部我們最熟悉的樓梯尺寸是個比較折衷的尺寸,常見170的踢面、280的踏面或者150的踢面、300的踏面,兼顧著舒適程度、安全程度和面積控制。
相信通過對這篇文章的了解,大家應該都能說出樓梯整體坡度的設計跟什么有關了吧?